目前,我國發電裝機容量8億kW,排名世界第二。截至2010年6月底,核電在建23臺,占世界在建57臺機組的40%,“十二五”期間,中國核電建設將進入高峰期,同時還將加緊開發海上風電項目。預計到2015年,我國投入運行的發電裝機總量需達到12.6億KW,將位居世界第一。
為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電力行業還將保持一定的增長速度。政府政策的出臺及能源結構的調整,為能源裝備制造業拓展了市場空間的同時,也為機床工具行業創造了新的市場機遇。目前,全國各地新能源行業迅猛發展。
日前,國內首臺套大型風電機組核心部件加工機床在黑龍江齊重數控正式下線,這標志著我國在大型風電機組核心部件加工機床實現國產化。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表示,隨著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健康發展,對高端數控機床的需求必會有質和量的雙重提升,想要將風電設備制造產業的技術進一步的有所突破,機床的先進性與精準性是不可或缺的,這就意味著中國機床行業的將會更廣闊更高要求的發展。
風電設備變速箱主要由箱體、行星輪系和變速機構等組成,變速箱體屬于大型箱體,其結構復雜,各種部件的制造需要不同機床設備進行加工。數控落地銑鏜床、大型臥式加工中心和龍門加工中心等,加工精度要求較高。大規格、大模數齒輪和齒圈需要采用數控成型銑齒機和數控成型磨齒機進行加工。大型葉片的加工,需要數控銑床,此類機床屬于大規格輕型非金屬五軸加工機床,盡管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功率和扭矩也小,但對機床切削速度的要求卻很高,切削速度在30米/分以上。主軸、風輪和塔架均為大型構件,加工難度大,精度的要求也高,需要專門設計專用的加工設備,且兼具高速、高效、智能化、柔性化、CAD/CAM自動轉換、自動檢測、誤差補償和故障自動診斷等多項先進功能。
長期以來,上述加工裝備基本依賴進口解決,造成風電設備制造成本的攀升。隨著風電設備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國產化比例快速提升,推動了風電市場快速發展,也對機床行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近年來,針對風電產業零部件的加工,我國機床行業正積極研發一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工裝備,其加工精度、效率及穩定性等完全可與進口設備相媲美。
2010年,我國機床工具行業情況良好,總體產銷兩旺,各項經濟指標雖有小幅波動,但均有較大增幅。機床制造的下游行業造船、風電設備等行業的發展形勢對機床業的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我國風電產業快速發展促使國內風電設備國產化水平快速提升,帶動了我國高端機床產業的發展。但是,國造船工業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特別接船難、交船難、融資難局面沒有改變,而產能龐大、開工率不足及產品同質性太強,也引發了低價競爭。此外,國造船工業仍面臨著結構調整嚴峻考驗國際上主要造船國家激烈競爭。因此,面對當前船舶行業狀況,一定要認清形勢,不能盲目樂觀。2011年的機床行業必須明確主攻方向,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為行業健康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和環境。
風電設備對高端機床工具需求保持增長
我國風電產業近年來持續向好,年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連續四年翻番,2010年風電裝機規模躍居世界第二。我國風電產業快速發展促使國內風電設備國產化水平快速提升,也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風電機組的主要部件加工需要大量的精密、高效的數控機床和高端刀具,風電設備加工技術的進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機床和刀具的先進性與精準性。再加上風電設備大都工況環境比較惡劣,這也對相關設備加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可以說,先進的裝備制造工藝尤其是先進的機床和刀具是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升級的根本保障。
在風電設備變速箱加工案例中,數控落地銑鏜床、大型臥式加工中心、龍門加工中心、數控成型銑齒機和數控成型磨齒機等都是當前機床行業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高端設備。
我國船舶行業對重型機床需求減少
2010年1-12月,中國造船完工量656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54.6%,其中海船為2078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7523萬載重噸,是去年同期新接訂單量的2.9倍,其中海船為2290萬修正總噸。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9590萬載重噸,比2009年底手持訂單上升4.1%,其中海船為5695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4.6%。
作為機床重要客戶的船舶配套設備(中低速柴油機、曲軸、螺旋槳、甲板機械等)行業,在“十一五”期間已有長足的進步,新建和擴建了不少項目。不過這些項目資金已基本到位,對關鍵加工設備重型(含超重型)機床的訂貨也基本完成。顯然,船舶配套設備行業2011年對重型機床的訂貨將明顯減少,而對其他各類機床仍會有新的需求。
?。ㄌ崾荆阂陨蟽热轂闀T自行轉載或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其內容的真實性與準確性,請慎重判斷。)